-
【昌都市招商】西藏首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落户昌都
2020年,位于昌都新区(高新区)的昌都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获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成为西藏自治区首家。该孵化器通过构建协同创新平台、提供全链条服务,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同时,为昌都招商引资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作为西藏自治区科技创新领域的重要突破,昌都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国家级认定,源于其立足高原特色的区位优势与政策支撑体系。昌都地处西藏东部,是藏东地区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昌都新区(高新区)作为当地重点打造的产业发展平台,近年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系列扶持政策,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从初创到成长的全周期保障。此次孵化器升级国家级,既是科技部对西藏科技创新工作的肯定,也是西藏自治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实践,将进一步吸引优质创新资源向藏东地区集聚。 (二)该孵化器以专业化服务为核心,构建了覆盖企业发展全流程的孵化体系。围绕高原科技领域特色,孵化器不仅提供研发、实验、办公等物理空间,还整合法律、财务、投融资等专业服务资源,建立“技术专家+产业基金+成果转化”协同机制。通过打造“两路精神”创新创业大赛、“高原创客秀”等特色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创业培训、项目路演和资源对接活动,帮助在孵企业解决技术瓶颈、市场拓展等难题,有效降低企业初创成本,提升存活率和成长质量。 (三)经过多年培育,孵化器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创新企业集群,在推动区域产业升级方面成效显著。聚焦生物技术、高原特色产业等领域,孵化器累计孵化多家科技型企业,部分毕业企业已成长为当地行业骨干,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在孵企业中,一批专注于高原生物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项目,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成果转化,既契合西藏可持续发展需求,也为当地经济注入绿色动能。同时,孵化器通过创业扶贫等模式,引导科技资源向基层延伸,助力乡村振兴与区域协调发展。 (四)成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后,该平台将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按照国家级标准优化服务功能,加强与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入更多高层次创新团队和优质项目。未来,孵化器将重点围绕高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向,打造集“孵化-加速-产业化”于一体的创新生态系统,为西藏自治区培育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家,助力藏东地区成为区域科技创新高地,推动西藏科技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5-07-07
-
【昌都市招商】昌都孵化器跻身全国百家特色载体行列
昌都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取得重要突破,成功入选国家级特色载体榜单,标志着昌都市创新创业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有效提升了区域营商环境竞争力和企业孵化服务水平,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全国性荣誉彰显孵化实力 在国家级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指导下举办的载体评选中,经历多轮严格筛选,覆盖全国数百个城市的参评主体。昌都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凭借扎实的服务体系和显著的孵化成效,从全国范围内脱颖而,荣膺国家级特色载体称号。此评选依据载体专业化服务能力、创新资源整合水平及培育企业实际效能进行综合评判,具有较高的行业公信力。 二、构建高原特色孵化生态体系 昌都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围绕科技创新与中小企业成长两大核心,系统构建了多维支撑平台。其创新推出融合物理空间、专业服务、创业辅导、成长陪伴与融资对接的综合孵化模式。服务架构以企业孵化需求为核心,重点强化资源对接与市场拓展两翼协同,搭建起资源共享、技术转化和成果应用三大功能平台。同时形成“4+2”专属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涵盖政策咨询、市场开拓、融资对接等关键环节的全流程服务。这一体系针对性地适应了高原地区的创业环境特点与企业发展需求,有效降低了初创企业的运营成本与风险。 三、持续孵化成绩获多方认证 经过持续运营与能力提升,昌都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已建立科学化的入孵评估与毕业考核机制。目前累计培育企业数量稳步增长,企业总体成活率维持在较高水平,直接创造数百个就业岗位,其孵化效能获得了多层次、多部门的高度认可。该孵化器已相继取得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资质、省级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认定,并进一步获得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核心资质。这些权威认证标志着其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标准,形成了从地方到国家的完整荣誉链。 四、资源联动激活区域双创动能 立足平台优势,昌都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着力搭建开放合作网络,有效导入高端创业资源。通过与多家国内知名创投组织、高校创业教育机构及沿海发达地区行业协会的深度合作,联动举办了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成功组织多次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创业赛事,常态化开展创业者能力提升训练营、项目路演展示活动,并针对性地开办产业扶贫实践营和创业人才研修班。同时承担了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等重要节点活动的主办任务。此类活动切实解决了当地创业者对接外部资本、获取先进管理知识、开拓区外市场的实际需求,显著增强了昌都市创业生态的活跃度与竞争力。 五、服务高原经济功能成效显现 作为支撑昌都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公共服务平台,该孵化器聚焦区域特色优势资源转化,精准孵化了涉及高原特色产品加工、民族文化创意、清洁能源技术应用等领域的企业集群。通过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快速通道,加速了本地科研项目产业化进程。孵化平台建设直接促进了昌都市优势产业的规模化聚集,形成了新兴企业群落,有力拉动了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其持续优化的企业培育环境显著提升了昌都市招商引资吸引力,为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就业岗位扩容及创新能力整体跃升提供了强有力的引擎支撑,成功探索了高原地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路径。
2025-07-07
-
【昌都市招商】昌都招商推介会签约26.9亿元 助推藏东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第三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昌都招商专场推介会顺利召开,现场签约6个项目,签约金额达26.9亿元,涉及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清洁能源、中药材深加工等领域。此次招商引资成果是昌都市深化区域合作、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将为藏东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多元产业项目构建发展新支撑 此次签约的项目涵盖多个重点领域,体现了昌都市产业发展的多元化布局。文化产业项目依托昌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聚焦文旅融合发展,计划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体验和旅游休闲产品,推动文化资源向经济效益转化。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瞄准数字经济发展方向,拟在智慧政务、电子商务等领域开展合作,助力昌都市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清洁能源项目充分利用当地水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优势,规划建设清洁能源开发及配套设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中药材深加工项目则立足昌都独特的高原生态环境,致力于当地特色中药材的种植、加工及产业链延伸,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二)对口援藏机制深化区域协作成效 重庆市自1995年开展对口援藏工作以来,始终把支持昌都发展作为重要任务,通过人才、项目、资金、技术、消费等多方面援藏举措,为昌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持续支持。在产业援藏方面,重庆积极引导本地企业赴昌都考察投资,帮助搭建合作平台,推动两地企业在特色农牧产品加工、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多年帮扶,一批重庆企业在昌都落地生根,不仅实现了自身发展,还带动了当地就业,促进了相关产业升级,形成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同提升的良好局面。此次签约项目中,部分合作企业即来自重庆,是两地长期协作的又一成果体现。 (三)发展基础优化提升投资吸引力 素有“藏东明珠”美称的昌都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招商引资奠定了坚实基础。交通条件持续改善,公路网络不断完善,川藏铁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加快推进,航空运输能力稳步提升,为物资流通和人员往来提供了便利。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昌都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优化政务服务,出台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市场准入、要素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支持,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同时,当地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筑牢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为绿色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吸引了更多企业前来投资兴业。 (四)项目落地助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此次签约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昌都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清洁能源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发挥资源优势,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中药材深加工项目能够带动农牧民参与产业发展,拓宽增收渠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则有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区域发展竞争力。项目落地后,将通过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聚效应,促进相关配套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推动昌都市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为西藏自治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
2025-07-07
-
【卡若区招商】昌都市卡若区11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复工 总投资2.1亿元
2021年,昌都市卡若区举行重点建设项目开复工仪式,11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复工,总投资2.1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2亿元。此次项目涵盖农业农村、住建、交通等多个领域,通过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项目涵盖多领域构建协同发展格局。此次集中开复工的项目涉及农业农村、住建、交通、水利、卫生、生态环境保护、林草等多个关键领域,形成了多领域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这些项目的实施,旨在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和公共服务提升,为昌都市卡若区构建功能完善、产业兴旺、生态优美的发展体系奠定基础。通过多领域项目的联动实施,将进一步优化区域资源配置,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 (二)续建新建项目并进夯实发展基础。在续建项目方面,卡若区高标准农田项目持续推进,通过完善灌溉设施、改良土壤等措施,提升农业生产条件,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卡若区妥坝乡诺玛村整村搬迁安置区工程稳步实施,着力改善当地群众居住环境,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提质升级;卡若区疾控中心实验室项目加快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保障群众健康提供有力支撑。新建项目中,卡若区卡若镇牦牛育肥基地的建设,将推动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卡若镇农业生态园公路工程的实施,将改善农业生态园交通条件,助力农产品运输和产业发展;昌都市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水污染防治项目的启动,将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守护区域生态安全;拉多乡嘎来村、城关镇生达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的推进,将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三)项目实施助力高质量发展惠及民生福祉。这批重点项目的集中开复工,是昌都市卡若区落实区域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项目建设过程中,将带动当地就业,增加群众收入,同时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在民生领域,通过改善交通、居住、卫生等条件,将直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生态保护方面,水污染防治、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的实施,将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这些项目的落地见效,将为昌都市卡若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助力区域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5-07-04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